E-mail:hcsshqt@163.com                       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
社会责任
韩世库:用爱照亮孩子的梦想

 
      近日,我市开展了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表彰了22名道德模范,他们都来自基层、源自群众,他们每个人都有感人至深的道德故事:有的践守承诺,诚信还债;有的愈挫愈勇,至亲至孝;有的奉献社会,大爱无声;有的见难相助,舍生取义。他们身上洋溢着感动社会的道德力量,彰显着凡人善举的道德人格,凝聚着大爱无疆的道德魅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展示了当代营口人诚实和谐务实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我市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过程中,需要道德的引导、榜样的示范,让道德的精神相互传承、发扬光大,让道德的力量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为实现营口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率先崛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今天,本报从这些道德模范中选取典型事迹进行报道,与读者共同感受他们人格的魅力和榜样的力量。
  白玉清:大山里的女教师
  她工作的学校,被记者称为营口境内规模最小,条件最差,独一无二的一所小学。
  说它小,是因为这些年来学生数都在7-20人左右,只有两三个学年,只有一位教师就是她自己。
  说它差,是因为学教建在一座山顶处,缺电、缺水,没有围墙、大门,操场杂草丛生又不平坦,教室里仅有一块黑板,几张破桌椅,教师的教学工具只有粉笔和黑板擦,教学条件十分简陋。这样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根本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工作。
  说她是一名不寻常的老师,是说她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她经常是这班的课刚讲完,就得马上到另一个班去讲;上完了室内课,还得上室外课;上完了音乐课,还得上美术课……一天下来,没有休息时间。
  说她兼当家长,是说每逢下大雨或秋后水库水位上涨时,她经常早晚接送孩子过几座险桥,家长有时有事或农忙太忙,她必须这样去做。
  她就是白玉清,盖州市什字街镇松山峪小学苏子峪教学点教师。1999年,学校领导找她谈话,让她担此重任,她没有多想,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去总得有人去。”于是,她在一干就是十几年。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水、有泪水、有欢乐,这是她工作十几年来的真切感受。工作虽然辛苦,但她更多感到的是爱的快乐,丰收的喜悦。用她自己的话说: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们走出贫困的村落。
  周保维:以实际行动诠释孝道
  盖州市梁屯镇朱村农民周保维,多年来主动承担赡养7位老年人的义务,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好人。
  1984年秋天,88岁的奶奶生病了,他和媳妇喂药、打针,床前床后殷勤伺候,平日里他们对奶奶更是孝顺,有什么好东西都先送给奶奶吃,当奶奶病重期间,他和媳妇端水送饭,洗刷脏衣脏裤,端屎端尿,直至奶奶病故。
  1999年秋,母亲突然发病,诊断是肝癌重症,听到这个消息后,周保维很痛苦,他四处寻医问药,精心照料着母亲,几个月过去了,人也瘦了一圈。母亲最终去世了,但他已尽了孝心,尽了一个做儿子的责任。
  叔父和婶婶都是残疾人,叔父双手全无,婶婶智力低下,周保维把叔父和婶婶当作自己的父母来来伺候,尽心尽力。他在做菜时要给叔父和婶婶带上一份,有好吃的给他们端上桌面,逢年过节将他们接到炕头吃饭,叔父家里的活他全部承包,他一直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叔父和婶婶,直到两位老人相继去世。
  有一年,周保维的岳父突然患脑出血摔倒在地,他把岳父送进医院。经过15天的抢救,岳父脱离了危险,结账时药费近5000元,周保维家中根本没有余钱,他只好将家中仓库里的3000余斤玉米全部卖掉,总算凑够了这笔药费。第二年,岳父又被诊断为 “骨癌”晚期,老人家疼痛难忍,周保维将老岳父抱在怀里,整夜用手给他搓摩,使老人的疼痛得以缓解,同室的病友为此深受感动。岳父走了,岳母又被确诊是肺癌晚期,医生诊断最多还能活两个月。周保维到处寻找偏方抢救老太太,经过他精心照料,老人多活了4年。
  2009年夏季,82岁的老父亲身患肝硬化,医生说让老人家多喝豆浆软化与滋养肝脏,于是他每天给老人家买豆浆,除此之外每天都得给老父亲煎熬中药,中西医结合着为老人治病。后来老人家卧床两个月,打针吃药、洗刷脏衣脏裤每天都得进行多次……大孝至上,大爱无言。周保维用实际行动让老人们安享晚年,同时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方梦行是老边区边城镇后石村村民,2008420日晚6时许,他骑自行车走在下班回家途中,忽听有呼喊救命的声音,他连忙丢下自行车,直奔声音方向跑去,走近事发地点后,他发现在马路一侧拾杂草的母子3人不慎落入水深3米多的抬田沟内,正在水里上下挣扎。
  他顾不得脱衣服,冒着生命危险先后7次潜入水底奋力营救落水者,当时他已经累的精疲力尽,随时都有沉入水底可能,但他毫不畏惧,最终在先后赶来的几名行人的帮助下,成功将母子3人从水面拖出,母亲和儿子最终获救,19岁的女儿由于落水时间太长,经抢救无效死亡。他见难相助的英勇精神感人至深,被老边区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20066月的一天14时许,经营辽河公园游艇观光生意的张孔祥正准备搭载游客去辽河上游观光游览,突然在不远处传来两名青年呼喊,“有人落水啦,快来救人啊!”
  当时船上有4名游客及一名驾驶员,张孔祥听见救人的呼喊声后,来不及安排游客下船,急忙调转游艇方向,加大马力,很快就赶到了那名女子落水的地方,立即安排驾驶员用铁钩抓住河床,使游艇保持平衡状态,将游艇慢慢靠近落水女子,在两位游客的共同协助下将落水的女子顺利的拽上了游艇。
  在辽河公园十余年游艇观光生意的时间里,他先后搭救40余名落水者,被群众和观光游客誉为“辽河岸边的救命星”,被站前区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方梦行 张孔祥:
  见义勇为 艰难相助
  吕庆荣是盖州市什字街镇邢家沟村一名普通的农民,生在碧流河边,长在碧流河边,是喝碧流河水长大的。
  当兵几年后,吕庆荣回到家乡,发现一切都变了,碧流河水源地已不复往昔模样,山是光秃秃的,河里没有水,即使有点水也有垃圾物存在。他总梦想着童年时的碧流河,为了这个梦想他开始在碧流河边捡拾垃圾,栽树种树,放生动物,无偿守护碧流河。
  从吕庆荣的家到碧流河水源地往返路程60里,他每月平均在水源地清理垃圾两次,一个月要走120里,二十七年下来,他走过的环保路程达3万多里。每次需要垃圾袋57条,每条垃圾袋子从0.27元到1元钱不等,共使用垃圾袋1.3万余条。27年来,他捡走各种垃圾已超过万吨。
  山上有了树,山体才会牢固,栽上树等于多建小水库,才能有水源涵养,才能有水喝。本着这一理念,吕庆荣自筹资金。于2000年开始承包荒山,在荒山上栽树,涵养水源。如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落叶松2000棵,8个品种的6000棵梨树梨花绽放,芳香四溢。2000株野核桃、1000棵山楂、100棵板栗、20万株小叶柞树随风摇曳,绿满山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如今,他不仅成了义务环保宣传员,更成为碧流河的守护神。
  吕庆荣:碧流河的守护神
  韩世库家在农村,在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代,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深切感受到没有文化知识的痛苦,改革开放后,他走出家门,开始了他艰难的创业之旅。经过多年打拼,他终于在海城创建了四海气体公司。韩世库由一个农村娃,成为著名企业家,他经常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关注着家乡的变化,不忘孩提时代在学校读书时那些往事,心中惦记着要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在村里的学校,他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仍在年久失修、低矮狭窄、门窗破旧的校舍里读书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萌生了捐资建学校的想法。他粗算了一下,从扒倒扶起到建设两层楼房,需要资金150多万元。150万元虽然说不是天文数字,但也不是个小数目。
  说干就干,韩世库拿定主意后就开始张罗建学校,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杨屯村两层940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学楼竣工那天,也正是开学的日子,村里男女老少一窝蜂的涌到新建的教学楼,摸摸这儿,看看那儿,乡亲们对他慷慨解囊捐资助学的行为深感敬佩,将学校命名为“四海希望小学”。
  村小学建成后,他又发现村小学师资不足,因为学校没有英语教师,没有音乐教师,没有电脑设备,没有音乐器材,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们正是长知识,学文化的好时期,没有这些条件是不行的,于是,他又捐资聘请了英语老师,开设了英语课,聘请了音乐老师,使学校歌声朗朗,充满了欢乐。
  我们的榜样